2025年5月至6月,我校智能建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技术服务团队携手武汉华中科大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无人机、无人船搭载的先进传感设备,对区域关键交通桥梁进行了高效的三维智能扫描检测。这项技术革新成功解决了传统检测中的效率低、风险高、盲区多等痛点,显著提升了桥梁安全评估的科学性,有力保障了市民出行安全,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学院致力于“建筑工程+数字技术”的跨学科融合,构建了涵盖智能测量、三维激光扫描、BIM建模、物联网应用等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操作智能设备与构建数字模型的复合技能。
项目中,团队突破传统人工检测局限,本次检测创新采用了“空天地水一体化”协同作业方案,突破传统人工检测局限。
空中俯瞰: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设备,对桥梁上部结构及桥面系进行高精度航拍测绘,快速生成三维模型,精准识别裂缝、变形、露筋等病害。
水下探查:无人船配备水下声呐系统,对桥墩水下基础及河床冲刷区域进行扫描,有效破解了“水下盲区”检测难题。
数字融合:整合无人机、无人船及三维激光扫描等多源数据,利用BIM技术构建桥梁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结构病害的可视化分析与全生命周期追踪管理。
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智能检测方案效率提升超过3倍,彻底规避了高空、水下作业风险,检测精度达到毫米级,为桥梁的科学养护与精准决策提供了强大数据支撑。本次行动覆盖区域内多座交通要道桥梁,精准识别出20余处潜在结构隐患,为后续维修加固提供了关键依据。
智能建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将持续深化“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国家级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聚焦智能建造、智慧运维、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水平、赋能智能建造产业升级贡献“工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