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8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工作会”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水利水电学院办公室主任付志伟、水工教研室主任段凯敏参加会议。

会议吸引了来自埃及、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老挝、泰国等国家的教育管理部门代表,以及中外高等职业院校及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共计约300位嘉宾参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云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木红春、老挝驻昆明副总领事博通·彭浦同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夏娟在致辞中指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跟上产业全球化趋势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步伐。友谊学院项目旨在推动中外职业教育深度合作,满足当地产业发展和中资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木红春强调,云南积极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友谊学院项目与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将成为云南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亮点。

会议围绕中外职业教育形势与政策、需求与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各国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经验与挑战。在专题报告环节,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侃详细分析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意义、现状、策略等重点内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外院校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境外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

本次会议为中外职业院校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了各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教育力量。